新乡会计培训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的分类,有以下方法:
1.按经济用途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主要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理发室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2.按使用情况分类
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1)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仍属于小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小企业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是指已完工或已购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如小企业购建的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经营任务变更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等。
(3)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多余或不适用,需要调配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
3.综合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可把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划分为五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管理
它是指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它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它的数量、质量、技术结构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标志着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无缺,挖掘固定资产潜力,不断改进固定资产利用情况,提高固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加产品产量,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而且可以节约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以有限的建设资金扩大固定资产规模。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1.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 2.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 3.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
4.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5.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三)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随意性比较大。对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差异以及未列入预算的特殊事项,没有履行特别的审批程序。
2.授权审批制度不明确。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对所有资产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授权。一些单位没有制定这一程序,不能有效的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
3.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与财务核算脱节,造成账实不符。
4.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健全,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实行粗放管理,一般只在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建立相应的台账。
5.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6.盘点制度不健全。
7.内部监督制度不明确。没有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垫付货币或物资,以获得生产经营性或服务性固定资产的过程。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改造原有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构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投资项目的提出
(2)投资项目的评价
投资项目的评价主要涉及如下四项工作:
第一,把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分类,为分析评价做好准备。
第二,计算有关项目的预计收入和成本,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原始投资。即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为现金流出量。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即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购入或建造、运输、安装成本等;流动资产投资,即由于新增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运资金:其他投资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的其他费用,如筹建费用、职工培训费;原有固定资产的变现收入,表现为现金流入,常见于固定资产更新投资。
②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现金流量。是固定资产在投产后,由于正常业务所引起的现金流量。营业收入是主要的现金流入量;发生的成本费用是主要的流出量。需要注意的是折旧,虽然折旧在会计核算中确认为费用,但是,这部分资金并没有流出企业,所以不能作为现金的流出量。
③固定资产清理的现金流量。这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期满,进行清理阶段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收回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回原垫付的流动资金等,都是企业的现金流入。
现金净流量=各年的现金流入量-各年的现金流出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第三,运用各种投资评价指标,把各项投资按可行性的顺序进行排队。
小企业投资评价可以考虑相对比较简单的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率法进行投资决策。
①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能超过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一半,多个方案中则以投资回收期最短者为优。
若各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
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现金净流量
若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相等:
考虑各年年末的累积的现金净流量与投资额的关系。如果原始投资是在第n年和第n+1年之间收回,则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
②投资回收率法
投资回收率是年均现金净流量与投资总额的比率。投资回收率的高低以相对数的形式反映投资回收速度快慢,投资回收率越高,则方案越好。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回收率,选择投资回收率最高的方案。投资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回收率=年均现金净流量÷投资总额
第四,写出评价报告,请上级批准。
(3)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评价后,企业领导者要作最后决策。最后决策一般可分成以下三种:
①接受这个项目,可以进行投资;
②拒绝这个项目,不能进行投资;
③发还给项目的提出部门,重新调查后,再做处理。
(4)投资项目的执行
决定对某项目进行投资后,要积极筹措资金,实施投资。在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以便使投资按预算规定保质如期完成。
(5)投资项目的再评价
2.固定资产购置
固定资产购置应严格按照小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进行。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公司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人员负责相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行政部门或后勤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进行全面监督,组织参与公司固定资产的清查,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改进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措施。
对精密贵重以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仪器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进行操作。
有条件的小企业,应尽量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电脑来管理固定资产数据。要及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理,查错防漏。